重組頭腦電路,切換心理程式

前言:本文稿受邀於張老師月刊刊出。(在月刊上該篇文字由於版面關係,字數刪減後約2500字,以下原文約4000字。)


重組頭腦電路,切換心理程式─NLP的改變模式 (撰文:凌坤楨)201006

改變,需要經歷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嗎?

一個新興的行為改變學派─神經語言程式學NLP,這樣質疑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家裡發生重大事件而心焦又無力的年輕人,在經指示身體快速移動三分鐘之後,頓悟了他可以介入的一個解決方案,豁然開朗並在課程後返家立即行動。

一個被蛇驚嚇而幾個月未能好好成眠的小男孩,在一個五分鐘的交談之後,去除了恐懼症。

一個有潔癖愛清靜的老婦人,埋怨著她的子女兒孫們不體恤她的辛勞,常把家裡弄得雜亂喧鬧的煩惱。在經歷十分鐘的想像之後,心情從不滿轉變到歡喜接受。

這些改變,是如何做到的?

心靈可以重新程式化地學習

困境能在短時間內被轉化,是因為NLP發現,人類的心智有其穩定且重複的特性,而透過打破模式與重組架構,進而釋放原先僵固且限制的反應。以神經生理學的比喻來說,是建立了新的神經連結,使得個體不再循著原先的「刺激-反應連結路徑」,而是走向新的連結模式─就像是改造了腦內的神經電路與開關。這就是NLP所謂的「學習」,或稱之為「重新程式化re-program」。

NLP就是一樣的一門「心智模式不斷再學習」的學科。它的創始人說,NLP的核心精神是對人類『心智經驗的形成』,與『改變本質』無止盡的好奇與探求。

它起源於對人類卓越表現的研究──人們可以如何做到快速改變、有效達成目標、去除恐懼創傷、優雅地溝通與說服等。
透過觀察、模仿及分析一些卓越的心理治療大師和溝通高手,如何運用語言與非語言的方式,進行「讓溝通更有效」以及「讓人免除煩惱與限制,活得更好」的諮商工作,從中抽取出一些有效的語言、身體與行動技術。在許多傑出專家多年的努力後,共同建構了這門體系。截至目前為止,估計在歐美地區就有超過百萬人以上接受過這個課程的培訓。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網球名將阿格西等傑出人士,也曾專程前往學習或接受諮詢。在企業界許多激勵課程裡與成功學訓練中,也都包含了NLP的概念與技術。因而NLP也被稱譽為「讓人成功快樂的科學」。(雖然 NLP 所謂的成功僅是『不斷發現做好事情的更有效步驟』。)

心靈地圖:我們所知覺到的所謂現實NLP的一個核心概念是「地圖」,指的就是我們心智的習慣模式─而這往往是一個有限制的模式──就像是那個被蛇驚嚇的男孩無法去除恐怖的影像,煩惱的老婦人每天都為了家人的習慣而生悶氣一樣。

困頓僵化的心智模式無法帶我們到更好的狀態──一個設定好的電腦程式,只會走預設路徑。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製造問題的思考層級無法產生解答。』知覺及信念型塑了我們的現實世界,讓我們困在其中沒有出路,這就是心智的限制。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很多人說自己是在思考,其實他是在重新安排自己的偏見。

NLP提供一個擴展心智改變地圖的可能。發展者Bandler指出,大腦是儲存的系統,不是可重複寫入的系統。大腦並沒有清除過去記憶的功能,所以你也不能對過去做改造,所能做的是給予大腦一條新路去走。

「給一條新路走」就是讓頭腦裡的神經電路產生新的連結,從而改變地圖。

在NLP的初階訓練課程中,有幾類擴展地圖的技術:改變狀態、轉化觀點、更新反應模式、改寫內在對話等。介紹於下:

改變地圖的方法

一、 身態改變心態
NLP認為,身體和心理是一個交互作用的系統,從心改變身,也可以從身改變心,而後者往往更容易。藉由身體姿態的改變,能快速地改變內心的膠著狀態。

有沒有發覺,在生活中,我們常不自覺地做出一些身體動作來調整心情。像「有壓力時,會伸展身體、想喝水。」、「起身走動到不同的地方來改變心情。」

把注意力放在身體是切換情緒的好方法之一,因為當身體感官運作起來一段時間後,自然會切換思緒與煩惱的電路。

快速抒解情緒的小方法:

1. 左右手各拿一個橘子(或其他方便的物件,重量約100~150克重),以每秒一次的頻率左右手丟換─順利後可以使用三個橘子。大概三分鐘。

2. 雙手食指中指略屈,點敲自己雙眼下方、鼻翼兩側各一吋的地方,一秒鐘三次的頻率。三分鐘。

3. 有煩惱或處於困境時,直視前方遠處(地平線),快速走動(比平常走路快25%的速度),走動約三分鐘或至少 一百公尺 (最好走直線)。然後突然停下來,等待著身體產生的潛意識訊息──讓新的感受與領悟、解決方案自然浮現。

前文的第一個例子,是筆者在台中 張 老師授課時,所示範的技術。那位有困擾的學員說停住的當下,突然浮現了一些他開始行動為家裡解決問題的景象,並且心中有一種感動,知道自己就是要去做!

直視遠方快速走動,會產生一個無念(沒有思緒沒有內言)的狀態,同時身體的能量被調動起來,衝擊出一個新的狀態,這是NLP技術「力量的步伐」。其概念是,切換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狀態,鬆動了之前停滯無能的模式,然後,生命會自動找到出路!

二、 觀點改變,世界跟著改變

NLP提出下列三種方式來改變世界觀與思維的慣性:

1.轉換角色、觀點與視野

前文的第二個例子,是NLP創始者之一Bandler的案例。

一個對蛇驚慌的九歲小孩在穀倉裡玩耍,抓起一把稻草時也握住了一條蛇。男孩的恐懼很強烈,在意外後有十個月沒能好好閤眼睡覺。Bandler 與男孩會面時問他,他認為現在蛇在哪裡?然後代替男孩回答說:『可能在它自己的洞裡吧!當蛇媽媽問它為什麼不再去穀倉裡玩,它告訴她,因為有一個男孩曾經用力抓起了它,還對它大叫一聲,然後把它丟下去……。』這男孩認為這件事很可笑,兩個人就一起對那蛇的愚蠢笑了一陣子。

『由蛇的角度,重新經歷這事件,會給這男孩新的觀點。我們一起取笑,到底是誰嚇到誰?』班得勒這樣說。

改變看待的角度與觀點,在NLP裡頭,叫改變框架(或改觀reframing)

我們都有一個原先的框架frame,讓我們困在僵局裡。在例子當中,去掉框架重新思考:誰才是受害者?

NLP擅長以改變思考角度以及轉化觀點的方式來讓人脫離困境──是一種跳出箱外out of box的思考。

筆者在某大學諮商中心接過一個個案,是一位遭遇女友劈腿離開而傷心憤怒的大學生。聽著他二三十分鐘不斷泣訴著哀戚,以及不斷縈繞的「如何能把她追回來」的各種念頭和計畫。

筆者問一句:「你打算和她生幾個孩子?」「你們結婚後要住哪裡?」

個案突然頓住,「呃,老師,我沒有想過這問題耶。」

「沒關係,你剛才一直想要把她追回來。那滿好的,所以我很好奇你打算和她在什麼時候結婚?你們要生幾個孩子?」
有趣的是,這位學生開始提到這女孩一些缺點,以及婚後生活會有的諸多衝突。

對一些男生來說,選擇「女朋友」的框架,和「老婆」的框架,是截然不同的。這位個案有了不同的觀點,也改變了要追回女友的念頭。

2檢視意義與價值

除了改變角度,跳出原來框架的思考之外,NLP也教人重新檢視價值。

前文第二個例子是NLP治療師萊思莉的案例。

對於這位有潔癖的婦人抱怨其家人不體恤她的辛勞,孩子常把東西亂丟,客廳的地毯常有腳印(她會每天整平地毯)……萊思莉的作法是這樣的,她帶著老婦人想像:
看到房間裡乾淨整潔的地毯,周遭靜謐無聲……,因為房子裡都沒有人了,或許孩子離家了,親人不在……是這麼的安靜,整潔,同時,也沒有親人子女圍繞……(這時老婦人露出痛苦哀戚的表情。)
接著,房間地毯上又有了腳印,孩子回來了,書包丟在沙發上,吵著要吃點心……地毯上一個個的腳印,又多了一雙腳印,親人回來了,團聚、說笑,孩子的打鬧追逐……都在你身邊。

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很美的想像帶領! NLP稱為意義改觀法。把原本的事件,重新賦予一個不同的意義和價值,從而轉化我們對它的負面態度。

3.不同時間向度的決策思維

改變觀點除了「人的角度」、「意義與價值」之外,還有一種是進入不同的時間架構來思考。

成長課程裡有個探索活動:「假如我還有一年的壽命」,就藉著壓縮時間的概念,讓人重新思考與檢視──生命有限,要如何活。
作家約翰.伊佐(John Izzo)訪問了兩百多位長者,想瞭解他們行過人生旅程之後的領悟:怎樣才能活得充實、快樂、有意義?

他書上總結出五個「人生秘密」,其中,在生命中減少遺憾的訣竅是:
有位名叫瑪格麗特的中年婦女告訴我,她這輩子一直努力在用「坐在門廊搖椅上的老婆婆」的觀點過日子。她說在做重大決定之時,她都會幻想自己是一個坐在門廊搖椅上的老婆婆,回顧自己的一生,用未來長遠的眼光來看待人生每個階段的抉擇,是能讓自己在年邁甚至臨終時滿足或是帶有遺憾?

伊佐推薦讀者多使用這種「未來觀點」,來讓自己踏實地走上一條「心」的道路!

筆者曾在中學服務,一個高三成績很差的學生來求助,每天讀書都無法專心,因為知道考不上大學了,心情非常焦慮。我帶他走動到 十公尺 外,說這是你三十歲的時候,說說看你三十歲時在做什麼?他說了一些他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我指著前方一個點,問:現在三十歲的你看到之前那個十八歲的高中生,面臨聯考正焦慮的年輕人,你想跟他說什麼?他說了一段很有智慧的話,我也感受到他轉化了心情,用一種人生更長遠的角度在思考他自己……

三、 問自己好的問題,改寫自我對話

問問題,能夠改變思考的方式!

作家李奧巴士卡力說他很感謝他父親,在他小時候每天晚飯桌上,會問他「今天學到什麼東西?」。他說這個每天的省思成就了他的事業和生活。

思考是問與答的組成,可以說,頭腦不斷地「自我對話」。因為改變問題會轉化思考的焦點,所以學習問自己「好的問題」,能帶來更開闊、更有創意和生產力的思考結果。

對應於「轉變觀點」的三種方式,在此提出三個困境時可以提出的好問題:

1. 如果是某個我崇拜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他會怎樣思考怎樣反應怎樣處理?
2. 在這事件中,我可以學到什麼?生命中的這遭遇,讓我增長了什麼?
3.(面對困難抉擇時,問自己:)這項決定在10分鐘後會帶來什麼後果?10個月後呢?10年後又如何? (註)
 
我們都要改變,就在一眨眼之間。──聖經

每個人都希望明天會更好。
然而檢視我們目前所具有的狀態(包含你不喜歡的):人際關係、財務狀況、身體健康…,都是我們所有的思想和行動累積的結果。過往的思維模式把我們帶到今天這個地步,所以當你對現狀不滿時,這意味著什麼?

改變,不是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只要改變思維、改變方法!

(註)這是蘇西.威爾許提出她命名為「10.10.10」的決策概念。在她書上提到,她如何運用這種簡易的決策流程,在無數取捨之間,做出正確決策,來幫助重新掌控家庭、感情及工作,確認並活出自己內心真正的目標與價值觀。

回目錄頁
分享此文章

啟程:打開心靈劇場的後台

© 2021 AQUARIUS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