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觀點」以及「看見」

我慢慢學習到,有時候問題無須被解決,只要觀點改變了,在新的地圖裡,原先所謂的問題也會被重新歸位。
所以我後來,不會老想著要改變來訪者的次感元,而是讓他們對其困擾有與之前不同的「看見」。
女孩靜靜坐在那裡,微低著頭,等著我開口。她的雙手有點僵硬地放在腿上,我不認為她想要進入催眠。
等她爸爸走出門外,我嘆了一口氣,還是得打開這個尷尬的場面。
那是我難以拒絕而答應的一個臨時談話。
學員希望我幫他女兒做做心理輔導。這個父親有個讀高三的女兒和高一的兒子。前一陣子因為姊弟吵架他重重罵了女兒一頓。倔強的女孩用她的方式打起冷戰─不跟家人說話,回家就進房間不出來,但最讓他擔心的是,課業表現開始不好了。他在女兒門口偷聽,房裡充斥大聲的音樂。
爸爸擔心女兒這種用賭氣的方式會帶來毀滅性的結果─距離聯考的時間不多了。
我不想接這種案子,感覺就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尋常事,不過,「放輕鬆」「交給時間」這種話我可說不出口。
因為這個爸爸說到緊要處,除了冒汗,眼睛還有點濕濕的。加上他又補了一句:「老師拜託,我真的沒辦法了,我老婆還說我上了那麼多心理課程,連跟女兒好好說話都不會...」
唉!好吧。定了明天課後我在教室留下來,讓他帶女兒過來小聊一下。
他很高興,雙手擺在那裡不知道要做什麼手勢來稱謝。我反而希望他不要懷有一種「催眠可以搞定一切」的錯誤認知。
事實上我不打算用催眠。對青少年和兒童,不需要動用到催眠,一般來說,說說故事玩點心理遊戲,或者做一點想像練習就可以了。再說我教的也不是傳統印象中拿出懷錶點個燭火,數個一二三讓人睡了聽指令的那種催眠。
第二天課程結束超時頗多,這位學員跟我點頭一下,很快地走出教室,然後才不到一分鐘就帶著女兒進來了。這意味著女孩已經在教室外等了好一會兒。
我擺好椅子後,女孩就溫順地走來欠身坐下。
學員跟我說,老師拜託你了。然後轉身跟他女兒說,爸爸在外面車上等,你都聽老師的。女兒點了點頭微聲應道,喔。
其實我不擅長非自願個案。想想看,年輕孩子被父母威脅利誘,或被騙來或硬被拉來,面對一個道貌岸然的老師,談著你的「問題」要來幫忙你。怎麼想都很不自然。
我靜靜看著這個女孩子,也不急著開口。這女孩維持著基本的禮貌,也算乖巧。
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在這個假日的黃昏,儘管不是自願而來,畢竟聽從了父親的囑咐,來跟一個陌生的老師說話。這其實不容易呢。
我看著她,嘆一口氣。「很煩喔!」 啊?她抬頭望著我,有點不解的表情。我嘴巴嘟著朝門口她父親離開的方向作勢點一下。 她小小的笑了一下,然後又禮貌地低了頭。
『爸爸說你不開心,然後我猜他其實不懂你怎麼了。他在擔心你,但是可能用的是你不喜歡的方式。因為他也不知道該怎樣做。』

我慢慢的,同時也一連串地說了這些話。我注意到她有在聽,頭稍微抬了一下。『 然後他以為找專家會有幫助,很不巧的,我就是他認定的那個專家。』
唉,我嘆口氣,『我也很無奈,因為我覺得是應該是你爸爸需要輔導。』
這句話可能觸動了她。她喔的一聲,抬頭看著我。

『那麼等下我們結束談話,你希望我跟你爸爸說什麼?』『有什麼你可以建議我跟他說的?』『他有什麼地方要改一改?』我繼續慢慢一句一句地說著,每一句話停頓一下,一邊注意她的反應。
「沒有啦。」「爸爸也沒有不好,就是...,就是...就是愛唸我。」。
『是,那真的很煩。』 『要他少唸你,還有呢?』『還有什麼地方他要改一改的?』我像是要列表紀錄一樣,這讓她訝異。
「沒有,...我脾氣也不好....」然後她不說話了,頭也更低,我看到她鼻子有點紅。
『這樣好不好,我們第一次見面,我不會問你家裡的事情,你的想法也不用告訴我。』她更疑惑了,這跟她來的預期不一樣。
『 你爸爸跟我學心理學和催眠,所以你知道我是個催眠老師。他可能認為你需要一點心理輔導或是催眠什麼的。但我不打算這麼做。』
我停了下來。可能是我的態度還不錯,這女孩也懂事,她眼睛望著我,認真地要聽我說。
『為了要給你爸爸一個交代,我們假裝談一下。但是我不會跟他說我們談了什麼─除非你同意,或者你想要我幫你轉達什麼。這樣可以嗎?』 她順著點了頭。
『然後我想帶你做一點想像,假裝我們有做催眠,但是你不用閉眼睛。整個過程你都不用說話,我不會知道你在想什麼。這樣可以嗎?』她繼續點頭,帶著一點好奇。
『我請你回想一下,一些你在家裡不開心或者不舒服的時候,那時候都發生了什麼情況。記得喔,你不用開口說出來,你不需要告訴我,我也不會問。』
聽來像是個無害的提議。她再次點頭,也讓身體坐正了一點。她好像願意參與這個奇怪的「練習」。
『你在家裡有自己的房間,弟弟也有他的房間,對吧?爸爸說一開始是你和弟弟吵架...是在客廳嗎?可以想到那時候的樣子嗎?…』我要帶她做視覺想像,她不用閉上眼睛,而我可以觀察她的眼睛動向,這是NLP的基本訓練─從眼球方向來推測她的內在思維。一般來說,當人們回憶過去的記憶畫面時,多數人的眼睛會不自覺地往左上方看。而有內在對話,或者感受到情緒時,眼睛會移動往下方。
我一段一段地引導她無言地去回想,請她回想家裡的情景、爭吵或被唸時爸爸媽媽弟弟和她所在的位置,以及她在家裡其他的種種不舒服,當時的媽媽怎樣、爸爸怎樣...。(我一邊觀察她的眼球移動方向和表情反應,一邊在心裡建立了「場景」。)
她雖然是張開眼睛,但從表情上判斷已經進入了內在視覺的狀態─這是專注且放鬆的入神狀態─就像人們看電影的時候。接下來就容易了,我讓她像看電影一般地,抽身在一個距離外去觀看自己和家人的互動模式,表情和姿勢…。
『如果你在天花板往下看,看到爸爸的樣子,他的工作,他說話的樣子。...還有他看你的樣子,聽他跟你說話的聲音,也許是唸你的時候的那些聲音 。...還有你進你房間以後,他在門外的表情。媽媽也會唸他…的那些聲音...不知道你今天來,爸爸是怎樣跟你說的,再去聽爸爸要求你來...跟你說話的聲音和表情...』這時候女孩的眼眶有一點點濕。
我做的事情是引導女孩進入不同的觀點──跳出自己,進到父親母親的角度來看。也跳出平面空間到天花板、用俯瞰或上帝的視角來看這個家庭...
她的神色越來越靜謐,眼眶濕濕的,最後擦去一點淚水。
我停下來,靜靜等一段時間。然後結束這個跟青少年的小小談話。
她的爸爸一進門,看她一副哭過的樣子,有一種很佩服的表情。唉,我可沒做催眠,這也不是輔導諮商。過程中女孩沒有開口,我也不知道內容。但是我知道,當一個人能跳出自己原本的角度,進入他人的立場,擁有更多的觀點時,他的地圖也必然變得更加開闊。NLP說,沒有標準答案或真理,只有特定的觀點,而更多面向的觀點會帶來更寬容的地圖。
我猜想,這個談話和想像讓女孩能暫時地放下自己的觀點和故事(「爸媽好煩」),
進入家人的角度並體會他們,新的觀點會納入,地圖也擴展了。

有一種思考方式叫做「換位思考」,NLP這套方法確實是以此原則來操作,只是帶入了安靜的內在觀照,也有更深的情感觸動。
相對於頭腦理智的「知道」,觸及情感才是推動改變的契機。
事後爸爸來道謝,說女兒回去之後改變很大。他也沒問老師都說了些什麼。但是孩子吃過飯自動收拾洗碗,也會幫忙做家事,不再頂嘴...,同時他關切的重點─女孩的課業成績又上來了。
這是一個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例子,但我學到了可以不急著出手,不急著進入分析和解決問題。次感元有很多炫奇的技術,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去幫人修改地圖,而是協助他們擴展地圖,打開更多觀點,看到更多面向。
(後話)
這篇原訂是我要放在催眠書「次感元」技術裡的一篇小品。
後來考量書稿的字數太多了,開始用力裁減,這篇小品就被整個撤下來了。

回目錄頁
分享此文章

啟程:打開心靈劇場的後台

© 2021 AQUARIUS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