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淩坤楨(刊登於2013年北京身體地理雜誌)
創傷是來自於「我們經驗到了一些讓人無法負荷以及處理的壓力或威脅事事」。這些經驗會影響神經系統,而且常常會透過身體的症狀顯現出來,進而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慌、焦慮與恐懼,以及在身體某些部位的僵化和情緒上的凍結。
對兒童來說,創傷是指孩子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受傷、被驚嚇或看到意外發生,像是車禍、火災、被動物襲擊咬傷、或目睹親人受傷害,以及父母劇烈爭吵等,所造成在心理上的後遺症,進而影響孩子的情緒、行為及以後的生活,並且容易伴隨著一些身體不適的症狀。
被誤解的孩童創傷(1級)
1.對大人而言是尋常小事的,對孩子卻很可能就會形成創傷。像是突然的巨響、被電影電視畫面嚇到、突然的墜落或跌倒、被狗或其他動物驚嚇等。
2.與大人不一樣的是,孩子以及幼兒無法透過有效行為以及尋求協助而自行釋放這些創傷衝擊的身心影響。大人能夠逃開或反擊一些威脅,但小小孩無法走動、甚至開口求救;大人能夠找人述說但嬰兒甚至幼童則沒有足夠的言語表達能力。這種無法行動(無法逃與戰)、無法表達求助的情況,在醫療程式中很常發生(孩子被醫療人員壓制以免亂動),因此兒童因為醫療而致的創傷不在少數。
3.孩子的知識與高層思維能力尚未發展完備,容易有自我中心的概念,以為這一切發生的是我的錯,形成自責、自我歸罪,“我是壞小孩”的想法,更使得創傷壓抑在身心底層。
因此,孩子的創傷反應容易被大人、照顧者誤以為是他又發脾氣了、來搗蛋了,或是性格不夠堅強,或罹患了奇怪的病症。
看懂孩子的創傷壓力症候(1級)
若有這些情況,父母可以追索在孩子有這些情形之前,他是否遭受過一些意外事件?因為創傷是事件後那些衝擊的能量沒有能夠釋放或被消化而殘留在神經系統裡的一種“無法控制的發作”。
﹡控制的行為、固執以及重複儀式化行為
﹡退化到早期的行為模式(像是吸吮大拇指)
﹡鬧脾氣、無法控制的憤怒發作
﹡特別躁動
﹡容易受到驚嚇
﹡很常頻率的惡夢或夜晚驚醒
﹡睡著時手腳踢打
﹡尿床
﹡退縮、害羞或顯現出驚懼害怕
﹡依附的需求特別強烈(特黏人,無法忍受大人離開一會兒)
﹡肚子痛、頭痛或其他不明的疼痛
﹡注意力的問題,像是無法專注、健忘、恍神
受到創傷的孩子會變得很膽小,很黏人,很容易被嚇到,他可能對以前喜歡的活動沒有興趣,變得容易分心,也很愛哭,愛發脾氣,不聽話。但有的孩子反而會變得很乖很懂事,但到晚上卻會作惡夢、睡不著或尿床。有些孩子會在意外發生過一段時間後才有這些行為,有些孩子只會出現其中的某幾種行為。
以孩童的例子來說,遭遇交通事故、墜落、跌倒或被年紀大的孩子威脅欺淩,他們會有一種驚呆了、不知所措、緊縮僵硬的身體情緒狀態。而當事件過後他能感受到安全,或有大人在旁安撫給予支援時,孩子會開始顫抖、哭泣(流淚),並有一段時間會透過身體與手足的動能發散(握拳要打、伸腳要蹬、扭動身體)的表現。這都是創傷能量釋放的好的指標。
此外,因為創傷是一種能量被封鎖凍結在體內的情況,有機體會自動化地尋求釋放。因此,孩子會有重複行為、刻意模仿或重現那些意外發生的情景,像是一直述說意外發生的經過、在玩的時候重演意外發生的情形等。大人若能理解孩童創傷的機制,能夠允許並且適當地監督陪伴他這些釋放的過程,但是玩遊戲要小心不要淪為暴力破壞,或讓孩子再次感受到威脅而驚懼緊縮──那麼這些創傷能量就有機會釋放,孩子能重回生活正軌,擾人的症狀與情緒也會緩解。
對創傷的機制有所認知之後,家長的任務就是協助孩子在創傷發生的當時以及事後,能夠有效地讓創傷能量“解凍、釋放”以及流通。
你可以這麼做(1級)
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家長的首要任務是讓孩子相信他是安全的、你會陪伴他保護他,並進而支持與協助他的創傷動能釋放。
孩童創傷有三階段,一是意外發生的當下;二是事件過後一段時間,孩子已經有創傷殘留及身心不適反應;事件過後相當時日或多年,孩子已經有了創傷症候群。因篇幅所限,此處僅說明第一種情況。後兩者多需尋求專業協助。
1.態度平靜
大人要保持平靜的態度、語氣柔和。很多時候小孩是透過解讀周邊大人的反應而產生情緒的。大人因為很關切或要趕緊制止威脅而出現驚慌或憤怒,反而會孩子的驚嚇反應更加劇。
2.注意她的症狀/徵兆
孩子表現出驚嚇的徵兆包括:眼神呆滯、臉色蒼白、呼吸急促而短淺、失去方向感、過度情緒化,過度的平靜(彷佛沒有感覺)…
這時千萬不要催促他去行動(繼續回去玩、趕快跟上他們啊),那些在成人眼中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可能會嚇壞了孩子──既使它們並沒有對身體造成傷害。
孩子有時候會隱藏自己的感受(我不能哭,不然會被笑/會罵)(我已經夠大了,不能哭不能爸媽會難過),因此大人要更留意他的非語言表達以及生理上的一些變化現象。
3.支持與接觸,給予安全
你要清楚地讓他知道他該做些什麼──保持放鬆與靜止。可以說“你跌倒之後,可以先做一會兒或躺下來……媽媽會一直待在你旁邊”。
溫柔地碰觸他也很好,你可以抱著他,手掌輕貼在他身上、手放在背心或上臂靠近肩膀的地方。
4.接受並支持能量釋放過程
接受他身體的反應,不要打斷他的身體顫抖、震動或是流淚,這些是從驚嚇中恢復的正常過程。
可以透過語言或碰觸來表示你的接受與支持。例如,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背上,用令人安心的語調說一些類似“哭、生氣,是可以的”、“這沒有關係”。
在孩子身體震動、顫抖或眼淚停下來後,接受他的情緒反應。讓他知道,無論他感覺到什麼,都沒有關係,你會在他身邊,會聽他說。
5.讓釋放完成
讓孩子的身心系統回復─透過釋放多餘的能量。當走到尾聲時,可以發現這個釋放的迴圈將要結束時的線索:
●自然而放鬆的呼吸(不再憋住或急促短淺)
●停止顫抖和哭泣(這會有幾個波段,過程不要被打斷,直到顫抖哭泣自然地停歇)伸懶腰(或開始伸展大肢體像是手腳)
●打哈欠(有時候會打嗝,吐氣)
●臉色回復紅潤
●臉部表情柔軟展開(微笑、表情變得自然流暢)
●開始注意周圍環境(帶著好奇地東張西望,彷佛剛從另一個世界回來)
●開始跟人有連結(注視你的眼睛,眼神能夠聚焦,看到與追蹤周圍的人)
事件過後,似乎一切恢復平靜,但孩子會突然想起意外發生的情形,而感到恐慌時,家長可以抱著他輕搖、為他披上毛毯,或是讓他抱著熟悉的柔軟物品,告訴他爸爸媽媽正陪著他,他很安全。要求孩子深呼吸、輕壓某物或踱腳,也可以幫助他放鬆。如果孩子失去反應,問他現在這個地方的聲音、味道、東西,可以幫他回到現實。
過後,家長一定要跟孩子解釋剛才只是腦中重複的情節讓他們害怕,其實他們很安全。恐慌結束後,多數孩子會倦怠地睡著了,但有些則需要一段時間平復。這種情況發生幾次之後,隨著動能釋放,創傷就能遠離──呼吸與手腳的動作、顫抖、哭訴,都是釋放的過程,會越來越緩和。而如果每次的強度都一樣,困擾的情緒和行為不減,那就要尋求專業協助了。
何時需要專業協助(1級)
如果孩子出現下列的行為或現象,便需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孩子經常說這裡痛那裡痛,醫生卻找不出病因。
﹡孩子會傷害自己或別人,或常談到死亡的事。
﹡孩子過度地自責,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
﹡即使是輕微的挫折,孩子都表現得非常傷心或討厭。
﹡孩子說話和遊戲都離不開意外事件。
﹡孩子分不清楚幻想和現實的不同,在意外發生一段時間後,感到害怕的次數和程度仍和剛發生意外時一樣多。
﹡經過了一段時間,孩子行為退化的現象仍沒有改善,或者是影響到孩子和同學、老師、父母之間的關係。
﹡孩子創傷後的反應多樣而且嚴重,使得孩子的日常活動無法正常進行。
創傷是生命的挑戰,事實上,生命中發生的事件都在促進成長。
對孩童來說,驚嚇、跌倒及意外事件大多是形成潛在創傷的因素,但它們也是成長的一部份。在嬰兒成長為幼兒的時期,必然要透過跌倒才能學會走路。而且正是這種移動的感覺(從失去平衡,到重新找回平衡),能夠讓孩子掌握肌肉和運動的機能並刺激他的成長。在這觀點下,父母能更好地陪伴並協助孩子通過創傷而成長。
(凌坤楨作品,引述或轉載,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