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尋求整合---症狀與合一

(摘自「療癒,藏在身體裡」第五章第一節)

使流離的得以歸返,使被斥拒的能重回整體,尋求合一與歸屬,這是人性的趨勢,也可以說幾乎所有心理治療的工作,都依循著這個原則,期待能迎回那個被遺棄、被排斥的部分。  

這些部分(part)包括了:某個不被喜歡的特質、內在的衝突,例如某個「衝突的自我」、陰影以及創傷的漩渦、成長過程中被遺棄的受傷內在孩童……,而在某些古老文化的能量療法裡,則會以「散落的靈魂碎片」來形容。

有些事情在發生的當時未能得到完整,治療者的工作就是試著讓它得以完整。事實上,治療工作是使事物得以完整的工作,也就是讓未完整的形態劃下句點,才不會在身心的完型地圖裡留下殘痕。

任何一個個人成長的工作都有賴於這個基本原則:凡是被排除的、人格中被斥拒的面向,都需要被看到(得到注意力)、被接納,並在心中有個位置(存在的合法性)。

而從個人擴大到家族層面,也是如此。在家族排列體系裡,也要能看見並納入家族中被排斥在外的成員。家族系統排列是療癒工作,重點在於重整家人間的關係,將被排除的成員帶回家族畫面中──用愛納入,承認他並記住他。

因為創傷與受苦,都源自於分裂,有某個部分被阻絕在外,與本體失去了連結,猶如一條河流,內在的部分被隔離了,而形成了一個個冰凍的小水窪──有的很大,像個大湖──想像當它解凍了、釋放了,那會有多大的能量回歸呀!

但當一條河流與其他的河流失去連結,甚至與大海也阻絕,它就不再流通與更新,失去源頭且沒有歸處,結果就是日漸枯竭。

療癒的工作始於看到這種分離,打開阻塞與封鎖,生命的河流就才能繼續流動,流到需要滋潤的地方。


症狀的意涵

療癒的工作也始於聽到某種呼喚。症狀就是一種呼求!  

症狀是一種「不完整的事件」,它就是那個被隔離、被阻絕在整體之外的部分。但它卻強而有力地在某個深處騷動著,就像一個被關在家門外的孩童會用力敲門叫喚,急著回到他所歸屬的家中。
 
精神治療心理動力取向(psychodynamic approach)認為「病症」是需要被治療的,但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則主張症狀不只能協助診斷疾病,也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因此,病患表現的症狀代表其潛意識與外界的阻隔(象徵或隱喻上的),也明顯反映出案主具備內在的資源及潛能。所以,症狀代表尚未述說的故事。

艾瑞克森學派假設症狀象徵生命靈魂想要來幫助一個人成長,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症狀也提供了一個潛力。
當症狀臨到一個人的生命時(此時它讓他受苦),我們可以認為,「這次,你的生命想要嘗試另一個更完整的東西。它要來挑戰你了!」

紀立葛曾經遇到一個要自殺的案主,他想著「哇,當自殺變得如此必要,你的內心深處一定有很深的東西。只是那個東西還不知道該如何表現出來。」治療者由是思考,到底那個充滿潛能的、比較深的,它看來是讓人不喜愛的、相反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它為什麼出不來?

「症狀」是一種不健全的表達──裡頭有些東西要出來,要被看到,但是它不知該如何正確地表達。它的騷動和擾亂,就是一種呼求治療的聲音。

我們可以把「症狀」視為一種缺乏容器、缺乏適當支持來容納其改變的意圖。我們的挑戰在於辨識它(聽懂它),允許它存在,透過一個「給予容器的儀式」,給出一個讓它流通的「空間」。
想想,當原來的容器(我們的舊自我)裝不下新東西時,它不是被迫要做很大、很快的改變(這改變有時很痛,有時則扭曲了);就是要學習溫柔地承接。 

創傷事件來衝擊我們的自我,當容器(舊我)裝不下它時,要學習溫柔地承接,擴大這容器(打開空間),溫柔地釋放(讓它流通),而我們(新我)也得以更新並擴展。

 

 

(凌坤楨作品,引述或轉載,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回目錄頁
分享此文章

啟程:打開心靈劇場的後台

© 2021 AQUARIUS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